曾几何时,网络鸡汤遍地,众多忽悠们横空出世,搞的所谓成功学大师如大白菜满街都是。比如神马陈安zhi等,拿着像双色球彩票一样的唯一成功案例疯狂洗脑,忽悠了一票人。可是新崛起的90后,虽然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普遍态度是不想结婚、不想工作、喜欢约x。口头禅为随便、随缘。有以下特点:
男生
这种男生的外表和普通人一样,看似人畜无害,但内心世界与外表反转极大:自己的兴趣爱好永远都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总是嫌谈恋爱太麻烦,不想在上面费神费时间,也不想交什么女朋友,就单纯喜欢自己一个人,和女生在一起会感觉很累。
佛系男生语录:“恋爱不如游戏好玩,每升一级都有新奖励喔。”
恋人
在恋爱过程中,有这样一部分人群,能自己解决的困难绝不找对方撒娇,逢年过节纪念日啥的你能记得最好,不记得我也不会主动伸手找你要。表面上不爱说肉麻的话,其实对方所做的一切都记在了心里,默默感激。
被伤害了也懒得一哭二闹三上吊,分手之后一般会说声拜拜大步的走开,纠缠不休不如独自饮酒。剪个头,做个精致的镶钻美甲,买几身新衣服,就能恢复到无悲无喜的佛系状态中。
佛系恋人状态:不作不矫情不强求,懒得吵架,可以接受对方偶尔的无理取闹,只要别太过分就行。对待对方更像是一名长期饭友。
佛系恋人语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聚是缘。”
青年
这类青年看惯了富二代官二代们,靠着雄厚实力和nb人脉,简简单单平步青云。看穿了勤劳致富不过是个笑话,每天挤公交地铁,工作到半夜心力交瘁。
佛系青年语录:“有钱任性,没钱认命”
“佛系青年”爆红,不仅是90后心理的真实写照,也和过去和当下的生活经历有关。尤其是城市中长大的90后的成长过程,伴随的是物质财富不断地积累和丰富。很多90后从小没有体会过匮乏的感觉,对物质的饥渴度比较低。
这和不少物质相对发达的社会比较类似,很多普通人的心态就是:如果不特别努力就可以生活得不错,那就普普通通过安宁的日子好了。
但更多的是,对于很多不满足现在物质条件的年轻人来说,想要单纯的依靠个人努力,实现“草根逆袭”,相比于10年前或者20年前,难度大了不少。
事实是随着竞争加剧,10个创业9个死。再勤奋也比不上有背景!在很多北漂每日挤地铁公交时,有人开着跑车游山玩水,却收入颇丰。豪车和房子成为了阶层的象征,成为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
就拿房子来说,一线城市有房的青年,出生就比北漂领先至少100年,像北京的户口,考名牌大学更是简单不少,资源高度集中。像今天这样竞争激烈,没有人脉紧靠自己的力量逆袭成为一线城市有房有车族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所以佛系青年这个概念一经问世便爆火。不买房、不结婚,自己吃饱喝足,想干嘛干嘛,想吃就吃,不饿不吃,逍遥自在,过上了所谓的小康生活。
而社会有不少人,特别是晚辈痛诉xx不求上进,表示:
-“你去考一个公务员或者教师资格证吧。”
-“为什么非要去事业单位?又不是找不到其他的工作?”
-“你也该买房为之后的生活做准备了。”
-“为什么非要买房?租房不行吗?”
-“你别去那么远折腾了,回家吧,三叔帮你把工作都找好了。”
-“为什么非要回去?去大城市就过不下去了吗?”
在这样一个鼓励“自律”、“上进”、“优秀”的时代,“佛系”看起来好像是平庸的代名词,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尽力了便微笑着顺其自然。
其实在我看来,佛系不是一种绝望,而是一种表面顺从下内心的倔强。
这种“现实安稳,岁月静好”不过是一种对当下苦累生活的调侃和自勉,是一种自嘲。更不是对宗教的亵渎。
其实不需要在生活里时刻保持那么高昂的、浓烈的情绪,平静和温和本身就是一种常态,是力量积蓄的过程。是我们遇到很多落差之后由愤怒、厌恶等极端强烈的情绪逐渐转变为一种温和的释然。
所谓的佛系,不过是一次次失望过后的平静。是千帆过尽后的成熟。
每一个自我超越过的人,内心都有一个佛系的自己。
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必要,不要给自己太多限制,年轻人就应该开心一点。但同时也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新事物的探索。不要才二十几岁,就在心态上像一个不折不扣的老年人。
毕竟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也不能全都是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