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荆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谈钟馗

2022/2/3 15:58:55发布103次查看
钟馗故事是许多人熟悉的民间传说。这个故事在戏曲舞台上,只剩解放初期禁止鬼戏时特予保留的一曲《钟馗嫁妹》;它的全本《天下乐》早已失传了。据《曲海总目提要》,《天下乐》系清初苏州多产作家张大复(心期)所作。大意是:杜平乐善好施,赠金钟馗赴试,馗以妹许嫁。钟馗为人好刚使气,乘醉入寺,寺中正为杜平建瑜珈道场。钟馗毁榜殴僧,并对杜平说道:“人之祸福在天,何得托名于鬼!若鬼果能作祸于人,是为害人之物,必当尽杀而啖之。”后被告到观音面前,损了福。他在往长安途中,走到山谷里被鬼所困,结果使脸形变得很难看。他考中了会元而终因貌丑被黜,含冤而死,奏之玉帝,被封为斩祟将军,让他领后三千,专管人间祟鬼厉气。他受封后,完成了生前心愿,将妹子嫁给杜平。后来杜平也被封为什么五路大将军。就故事节来看,钟馗原不信鬼,可是终于为鬼所困,终于又成为专制厉鬼之神,作者的这种安排,还是反映了他心中有“鬼”。目莲僧的母亲狗斋僧不信佛,终于遭到了十八层地狱之苦,在这一点上,《天下乐》有与目莲故事类似之处。不过,刘青提最后虽终于升天,却没有钟馗那么大的制鬼之权,这也是有所不同的。整本《天下乐》故事未免荒唐而自相矛盾,无怪乎后来只剩下一出《嫁妹》了。而这出戏除了有点“鬼之人”以外,在思想上亦并无什么太多内容,不过它确是有些特殊的表演艺术的。此处不具论了。修真小说排行
《曲海总目提要》说,或谓钟馗故事出于《周礼注疏》,因终葵首而附会之。同书又说钟馗像贴于后门,似取《山海经》《风俗通》神涂郁垒伏邪制鬼之意。但是,后门贴钟馗像我已没见过;我小时候每逢端午节,许多人家都拿出钟馗像轴挂在堂前,则是有的。
《曲海总目提要》还说:“馗系唐时终南进士,见梦唐皇,请为驱邪辟鬼,说家多载其事,然本应武举。”查此说不确。据《文苑英华》卷九十五所收唐人周繇《梦舞钟馗赋》(以“德至前王始观神迹”为韵),钟馗并非实有其人。“舞钟馗”实是唐明皇时代的一种用以治病的舞蹈。这篇赋写的是开元中事,一开头就说:“皇躬抱疾,佳梦通神。见幡绰兮上言丹陛,引钟馗兮来舞华茵。”黄幡绰是唐明皇梨园中的著名演员,由他把钟馗引到“华茵”上来,这自然是一种类乎傩戏的舞蹈了。赋里写的虽然是“梦”,但对这种舞的描写是很具体生动,当是有根据的。它是在“鱼灯摇闪闪之光,圣魄倘恍以方寐”的时候,“怪状朦胧而遽至”。钟馗的形状是:“奋长髯于阔臆,斜领全开;搔短发于圆颅,危冠欲坠。”这和后世戏曲舞台上的钟馗样子是不大相同的。舞蹈的况是:
顾视才定,趋跄急前。不待乎调凤管拨鸾弦,曳蓝衫而疯逦,挥竹简以蹁跹。顿践而虎跳幽谷,昂头而龙跃深渊。或牙口而扬音,或蹲身而节拍。震雕拱以将落,跃瑶阶而欲柝。万灵沮气以惶惶,一鬼傍随而奋踯。
就此而观,长髯短发高冠斜领的钟馗(当已成为辟鬼之神)是秉着竹筒并有小鬼跟随着的。舞蹈时有管弦伴奏,扮演钟馗的演员自己也是边舞边唱,这就有点近乎后来的戏曲表演形式了。舞蹈的动作幅度可能很大,“虎跳”“龙跃”说明它的节奏大约是很强的。赋形容舞终时说:“烟云忽起,难留舞罢之姿;雨雹交驰,旋失去来之节”。可能是在火彩(松香)大起的时候,配以雨雹般的急遽锣鼓声中“闭幕”的--据赋的作者说,这么一舞,皇帝的病就好了。这分明是属于一种“赶鬼”的舞蹈。在“六宫皆贺”之余,还“诏(吴)道子写婆娑之状,百辟咸观”。赋最后说到“彼号伊祁,亦名郁垒”,则《曲海总目提要》说它起源于《山海经》和《风俗通》的记载,这是对的。赋中明说“傩袄于凝伢之末,驱万于发生之始”,可见这是很古的傩舞的遗留。
据上述唐人所记,钟馗在唐朝本来只是个舞中的“人物”,不知后人何以把他说成是唐朝的进士(而且是“武进士”不是“文进士”)?这是不是因为黄巢貌丑被黜而被联想捏合而成的故事呢?
写钟馗的小说据《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载凡三种,一为日本所藏明刊《钟馗全传》四卷;一为莞尔堂袖珍本《第九才子书斩鬼传》四卷十回,清初无名氏撰;一为乾隆刊本《唐钟馗平鬼传》八卷十六回本,云中道人编,谓与通行本“第九才子书”不同。这三种本子我都没有机会能读到。我所看到的一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新文化书社抗日战争前一折八扣的新式标点本,封面和书里均名《钟馗传》,不分卷,十回。无序跋及编撰人。就我看旧小说的经验来说,这不会是近人新编而是一部不会迟于清初以前的作品。(新文化书社虽然是以滥印旧书而出名,但其所印书都是有底本作为根据的,只是标点乱点,校对不精罢了。)书中所写草泽医人打扮是高头方巾.水合道袍(第二回)是明人服装;“待要为衙役,没顶首”(四回)是明制;“就写了一张投身的文契一纸”(五回),是明末江南风气;“开口就唱一个《黄莺儿》”“也唱了个《粉蝶儿》”“我有一个《打枣符(竿)》儿唱与他听”(五回)以及“曾有《驻云飞》一曲道得好”(九回)等全是明代民间流行曲子;书中两提未央生并有“正是未央生身坐肉蒲团,海阇黎夜宿销金帐”之语,又足证此书当稍晚于《肉蒲团》(或名《觉后禅》)。按《肉蒲团》小说传为李渔作;李渔生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故不排斥《肉蒲团》是崇祯时作品;则此本《钟馗传》或为明末作品也有可能。书中有“堪堪穷的一发可怜”“堪堪等到日落时分”“后来堪堪将死”“堪堪待死”,以及“且把这些白话(按:闲话)不必说”及锦缠鬼等等吴音谐声字和吴语词汇,故作者很可能是吴人。
在明末清初小说头小说中,这算是写得比较好的。它开头用了不多的篇幅写唐德宗时钟馗应试,主考韩愈副主考陆贽叹为真才,取在一甲一名。金殿陛见时,德宗嫌他貌丑欲不录取;卢杞附和,钟馗舞笏便打。皇帝喝令拿下,钟馗拔剑自杀。经陆贽奏说,德宗后悔无及,贬了卢杞,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斩妖邪。钟馗认为阴间妖邪必多,去见阎君。阎君说:论妖邪有司虽多,不过是些服毒鬼上吊鬼之类,自有秦广王等自理,“并无一个游魂作害人间。尊神要斩妖邪,倒是阳间甚多。”经过辩论,判官出示人间鬼册三十六个名单,钟馗觉得独力难支,由阎君助他一文一武--含冤负屈两将军,又让伯(喜否)所变的“白泽”供他骑坐,往阳间而来。路过奈何桥,小鬼化为蝙蝠,为钟馗做响导。这是第一回,以下写的全是钟馗在阳间除“鬼”的经历。最后是对这三十六个鬼“一个个或抚或诛”,上奏玉帝,钟馗被封为“翊圣除邪雷霆驱魔帝君”;含冤负屈二将亦封为真君。德宗见了县尹关于钟馗除鬼的奏报,龙颜大喜,“命柳公权题匾一面,石青妆成,真金贴字,黄缎包了,委礼部尚书杜黄裳太监鱼朝恩”,来到县里钟馗庙中悬挂。一片笙歌,十分热闹,三声神炮,解包悬匾:
众人争来观看,果然写的整齐,盆口大的五个字,说道:“那有这样事!”--全书故事至此结束。
这部小说和晚出的《何典》一样,是借“鬼”物写人间的。它让钟馗所除之鬼的范围,可于十殿阎君最后向玉帝保奏的话中见之:“臣等职司阴界,凡有罪恶,无不秉公裁夺。但南赡部洲大唐国有一种似鬼非鬼似人非人者,各随其气之偏,又兼习染之异,往往有犯罪之由,无科罪之实,所以王法不得而加,报应不得而显,以致乾坤昏暗,世界不清。臣等正在愁烦,幸有钟馗……”钟馗所除的就是这类“王法不得而加”的人间鬼物,如诌鬼酽脸鬼伶俐鬼中饿鬼……之类。这些“鬼物”的命名,和英人班扬《天路历程》中以“无知”“弗信”“目无天”之类为人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钟馗第一次碰到的是高傲鬼及其两结义兄弟无二鬼和下作鬼。话说钟馗一行来到人间,至一古刹住扎,忽见一魔持“年家侍教生”贴子来拜弥勒古佛。钟馗责他不通文理,妖魔答道:若说起我的根由,“怕有我坐处,并无你站处。”他自称和弥勒同门学道,“我便做了南赡部洲顶天立地大将军,上管天,下管地,尊大无二,三官大帝见了我称晚生,十殿阎君遇着我皆称卑职。”钟馗听了,吓得暗暗咬指,只得让妖魔回去取了乒刃再来交战。妖魔腾空而去,钟馗见他神通广大,与左右二将商议“为之奈何”。开路将军负屈提出:弥勒乃是泥塑,如何拜他;遍查缙绅薄幽怪录,又没有此妖姓名等疑点三端,钟馗遂派含冤化为草泽医生去打听根由。碰到一个因女儿害病求医的老者名叫通风,打探得这就是“齐人之后”的讷高傲鬼。他所戴的金冠是村中赛社向戏班贷来装《三战吕布》后被他匿下不还的;所穿衣服是“向小弟铺中借去”的。含冤回来谈述根由,钟馗等正在哈哈笑个不了之时,不料高傲鬼“领定一伙诌媚的鬼兵施施而来,在外叫骂”讨战。钟馗率领阴兵对阵,用剑指定大喝道:“来者莫非高傲鬼乎?”高傲鬼暗吃一惊,心想:“他怎么知道孤家宝号?”结果两个一来一往,战了五十余合,正在不分胜负之际,通风老人突然来到,高呼:“高傲鬼还俺的衣服来!”“你家贵妃今日(饿)死了,还等你去买棺木!”“这高傲鬼见他履历手本被这老人高声说出,吓得他骨软筋疲”,被钟馗拿下,钟馗剜了他的双目吞食,放他回去。高傲鬼路遇无二下作两兄弟,“说到伤心处,三人止不住放声大哭,流行四行眼泪”。两兄弟于是怒气冲冲带领兵卒来寺报仇,只见:
炮声振地,杀气连天。裹脚旗布裙旗迎风飘荡,剃头刀剔足刀映日光明。无二鬼歪戴着紫绒冠,知他得意;下作鬼斜戴着罗圈镫,自觉威风。……
钟馗率众上阵,只见无二鬼手拿白铁毛枪冲过阵来。行军司马含冤上前打话,晓以信义廉耻;回答却使“含冤牙痒难受”,只得回阵。先锋负屈认为“此辈非言词可退,还是我和他大战一番”。上得阵来,下作鬼前来应战,口中大骂有眼无珠,“且不论俺的武艺高强,人材出众,你就不看俺穿的什么衣服,使得什么兵刃?只这一顶盔,是通身贴金的……”说罢,“只见负屈将军一交跌于马下”,被众阴兵救回。钟馗问他原因,负屈道:“奇怪,他口里夸张之时,我的筋就裂的生疼,所以跌下马来。”钟馗于是亲自上阵,对方高傲鬼放出马来。钟馗说:“你敢来此瞎傲!”高傲鬼自称:“剜了眼睛不算瞎”,并且说道:“向日原为娘娘驾崩,孤家一时心正不乐,被你拿住了。今日领了二位御弟,还有大将千员,雄兵十万,和你对敌。你若早早回家,是你的造化;若说半个‘不’字,我命四大天王将你拿住,发在阎君那里,使你万劫不得人身!”钟馗听罢大怒,挥剑杀去,“只见他从头顶上吐出一股恶气,将钟馗冲得恶心,几乎坠下马来”,“含负二人连忙放马救回寺中。三人无计可施,正在愁苦之际,忽见一胖壮和尚出来,问明原因,和尚出寺上阵,三鬼洋洋得意而来,问他是何方野僧,敢来说话。和尚不答,“笑了一笑,张开大口,咽喙一声,将三鬼咽下肚子”。钟馗等大吃一惊。和尚答道:“你们不知此等鬼,也和他论不了道理,讲不了高低,只用大肚皮装了就是。”钟馗说吃在腹中,未免有些难当。和尚说自有妙法安置,“须臾出一大恭,竟将三鬼变作一堆臭粪。这正是:生前作尽千般孽,死后不值半文钱。”众人“正欲叩谢,和尚化作清风而去。最后含冤司马发现那弥勒古佛,正是这个模样。众人齐至后殿叩谢。--小说所叙诸鬼,多类乎此。从这一节,也可见作者的处世哲学。
作者笔下时用夸张手法逞其诙谐。如县尹与钟馗共看丢谎鬼以“为明火劫财,杀人无数事”为由头的状子后,县主问道:“你说杀人无数,有何指实?”丢谎鬼答道:“若是小人的银子在时,娶妻买妾,生下几个儿子;再过几年,儿子又娶媳妇,生下孙子,代代相传,生人自然无其胜数。将小人的银子偷赖已尽,小人穷了,势必饿死,连钟子都绝了,岂不是杀人无数么!”“县主听他满口奇说,正欲加刑,不料钟馗听见大怒,从屏后出来,手起剑落,把个丢谎鬼变个无头鬼了。”这真是想入非非的有趣笔墨。
这部小说中也有五鬼闹钟馗的节,见第七回。伶俐鬼因酽脸鬼等被诛,今风流鬼又被钟馗赶入棺木,大哭一场,认为“此仇不可不报”,于是纠集鬼兄鬼弟,趁县尹吊丧,含负二将外出时,假扮衙役,向在县衙后园大松树下闲坐无聊的钟馗献酒,唱的唱,舞的舞,把个钟馗灌了个酩酊大醉。伶俐鬼和作生鬼借吃酒势了分别为钟馗脱去两靴,替死鬼抽了钟馗的宝剑,轻薄鬼拿去了他的笏板,“短命鬼爬上树去,扳着树枝,伸下脚来,将(钟馗)纱帽夹去。弄的钟馗露顶赤脚,不成模样”。幸亏负屈将军回来,见伶俐鬼背靴外走,结果拿下了四鬼。纱帽却遍寻无着,但听得松枝摇动,“只见短命鬼戴着纱帽在树上打战”,被负屈将军一箭射落,“与钟馗拾起纱帽戴上”;“其时钟馗方才醒来,见了护卫二神,亦觉没趣”。--这部小说之所以颇为生动,是由于诛杀人间众鬼的神道钟馗,常常被众鬼闹得毫无办法,而最后终用“奇笔”脱去钟馗之厄,使他获得胜利。而这些“奇笔”也是在理之中的。短命鬼戴纱帽则分明是作者在骂做官人。
看来,小说作者对“王法不得而加”的人间鬼物满怀愤慨。而且,想象力和文笔也不落窠臼。很可能是由于仓卒成书,因此若干描写不够细致;或者又兼因新文化书社的底本,中间复多残缺,所以有些地方显得疏略粗糙。像第一回所提出的三十六鬼中的诌鬼偷尸鬼之类,后面竟付阙如。
从“傩”之类的用以驱邪治病的迷信舞蹈《舞钟馗》,到这部其实是专写人间逍遥法外的众“鬼”的《钟馗传》,可说是个很大的进步。这部寓意颇深而又颇有风趣的小说,当年作者如果能放笔写一下,倒不失为我国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花。(此文选自戴不凡著《小说见闻录》,浙江人民出版社年版本站编者按:戴不凡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所记的《钟馗传》,实即《斩鬼传》的翻印本。 )
荆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